美国的担忧已经告诉我们:一旦大陆开始收台,美国将陷入战略困境

美国阻挠中国收回台湾几十年,未必只是中美大国博弈那么简单,要知道在中国还没有成长为美国的战略竞争者的时候,美国就已经在中国台湾问题上布局了。

【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就在中国台湾海峡搞事情了】

这是因为美国在亚太的整个战略走向都和中国台湾息息相关。

中国台湾作为第一岛链的核心组成部分,美国方面对其过分的关注和担忧告诉我们:一旦中国大陆收回台湾,那么美国的亚太战略将会陷入困境当中。

打开岛链的钥匙

岛链体系就是美国捆在中国脖子上的枷锁,极大限制了中国走向亚太深处并持续发展,在近代历史上,两岸其实并不是第一次分离。

【岛链体系】

日本曾占据过中国台湾相当一段时间,直到日本战败以后才被国民党政府收回。

但蒋介石在内战中失败后,再度逃窜到中国台湾,对中国大陆来说,中国台湾就是最后一处沦陷地区和叛乱政权所在地。

当时蒋介石为了制衡中国大陆,将美国引入到中国台海问题当中,这就让美国有了在相关问题上的埋钉子的可能,蒋家王朝结束以后,以民进党为首的“台独”势力在美国支持下抬头。

【台当局和岛内武装】

发展到现在,台当局掌权者已经公然宣称自己是务实的“台独”工作者。

对美国来说,只要中国台湾继续维持现状,第一岛链就始终封锁着中国的咽喉,美国及其盟友能够保证向中国本土投送军力。

中国的海空力量想要深入太平洋,就始终处于美国的监视之下。同时中国台湾牌也是美国处理中美关系的一张王牌,既能缓和冲突又能引导矛盾,有这张牌在手,美国就始终有办法和中国以非战争形势交锋。

【中美一直在中国台湾问题方面明争暗斗】

中国台湾对中国来说,意义就更加重大,中国的国土防御形势其实是不错的,北边的边境线恰好有和中国关系亲密的俄罗斯拱卫,西边不是沙漠无人区就是高原雪山,这就形成了阻隔侵略的天然屏障。

唯独存在漏洞的只有东南沿海,在中国台湾回归前,我国整个沿海经济带都暴露在外,而中国台湾本来是东南沿海天然的缓冲带。

中国海军更是对两岸统一翘首以盼。

【解放军舰队】

现在三大舰队都在如火如荼的完成远洋作战的转型,中国台湾一旦回归,解放军将获得梦寐以求的优良港口。

到时候中国海军的战舰无需经过日本等国管控的端口就能自由出入太平洋,远洋舰队也才有用武之地。

美国希望保住海洋霸权

美国始终不愿放开亚太,说到底还是舍不得自己在太平洋地区的海洋霸权,美国二战后成为了太平洋海域的实际掌控者,在太平洋深处只有美国海军这一支海上力量活动。

【美国海军】

如果太平洋海权还在,美国就能随时牵制中国在周边几片近海的活动。

但让美国人万万没想到的是,中国海军的进步速度太快,在中国台湾还没有回归的情况下,中国的海空实力就已经追上了美国,并且实际上突破了岛链的封锁。

如果放在以前,美国肯定不惜和中国开战,确保自己在该区域里的绝对地位。问题是现在的美军自己都很清楚在中国周边开战,美国海军够呛能打胜仗,而一旦美国在亚太战败,必然会引起霸权崩塌的连锁反应。

【美国海军】

对美国来说,长期积累的军事霸权是其压制众多地区国家和盟友的主要原因。

如果美国的军事霸权被中国挑战而且还挑战成功了,那美国的军事威慑力必然会出现剧烈下降,到时候甚至可能有一些国家揭竿而起,表明不再支持以美国为主导的现行国际秩序。

尤其是美国的盟友本来就是枪头草,日韩这些国家如果国土上没有美国大兵,很可能政治态度会发生180度的大转变。

【美日盟友】

相对于美国,中国同属东亚文化圈,又长期影响日韩两国,都是抱大腿,抱中国的可能比抱美国大的多,这也是美国对其严防死守的原因。

中美两国预测的收台时间点都是2027年,如果中国真的完成这一临时进程,美国将会面临真正的战略被动,退出亚太仅仅是一个开始。

美国甚至有可能被迫从世界其他地区撤出,回到美洲恢复元气,彻底失去一个全球强权的地位和身份。

【美军训练】

当然要走到这一步,中国还必须继续在中美博弈中占据主动,并且不断发展自身的综合实力,当美国被逼至墙角的时候,完全有可能狗急跳墙诉诸战争。

中国应当做好和美国在亚太发生中等规模武装对抗的准备,并进一步削弱美国的军事力量,确保其不会长期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构成安全。

用一个词来形容今天的美国就是内外交困,美国这次大选将会直接决定未来几十年美国的政治生态和政治机制,这和中国的发展也是息息相关的。

【美国大选】

同时新上台的美国政府也会决定以何种态度应对当前的中美博弈,中美作为世界上的重要大国,两国关系将直接影响到国际局势的走向。

#2024洞察时局#

资料来源:

【1】台湾问题不容任何外部势力以任何方式进行干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 [引用日期2021-03-26]

【2】“台湾问题”为什么翻成“Taiwan question”而不是“Taiwan issue”?.上观新闻 [引用日期2022-08-08]

举报/反馈

Tags: